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9章

想清楚这些,甘明兰匆匆交待了朱管事一些事后,独自骑着野马马王往雪山奔去。

五更天,正是黎明前最至暗时刻。

要不是她有夜视镜,说不定就连人带马摔进了好些个坑里。

随着她离雪山南麓越来越近,之前听到的枪声,已经熄了火。

或许,双方都在等待天明。

某些人,某些鼠乐坏了。

趁你静,要你命。

鼠大王只知道长得和邶军不一样的,都是敌人。

甘明兰则不同。

末世用的夜视镜,看夜景真的和白天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些人数量不少,身上的服饰与喀什葛尔汗国弓骑兵们穿的袍甲不一样。

且,他们的头发有些卷曲,面部轮廓也更清晰。

身材起来,比畏兀尔人也要高壮些。

具体像什么人种?

得出的结论只一个——欧洲人!

她脑子有些发懵。

欧洲人怎么会出现在邶国的边境线上?还是以这样的方式到来!

照理,他们应该在海上称王称霸,然后用炮火轰开国门呀!

难道是时间对应不上?

不对!

邶国头上还有只大鹅!

哦,想起来了,西域的人把大鹅叫作罗刹国。

甘明兰顿时精神大振。

就说,罗刹将军遇到了真罗刹人,当如何?

“咻”

“咻”

“咻”

黑夜里,几声异常刺耳的长哨声响起。

熟悉这个哨声的先锋营队员眼里迸发出惊喜:太好了,将军来了!

阿土大王:听听,听听,最后还不是要求着本大王出手。

沉重的回忆

很多年后。

在今晚侥幸躲过屠杀的罗刹国的士兵,感觉自己时日不多后,殷殷叮嘱孙子:

“今后上战场前你要机灵着些,欧洲哪里都能去,祖父告诫你最不要去招惹契丹人,尤其是西域那一带的契丹人。”

注(在俄语中,中国被称为kitai(契丹),这一称呼源于历史上的误解和影响。由于辽国的强大影响力和广泛的疆域,俄国人误以为契丹就是中国,因此将中国称为契丹。这种称呼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最小的孙子,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

哪里能听得进去这些。

他怜悯的看着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祖父,诚实道:“您老了,很快就要去见曾祖母了。”

老兵的眼睑耷拉着,胸腔起伏的剧烈程度体现了他的情绪波动。

他的声音沙哑、低沉:

“四十年前,我也和你这般天不怕地不怕。那时候,我们的邻国被契丹人入侵,邻国国国主许以沙皇西域的伊里河谷那一片土地,请我们出兵围攻当时的关西总兵府。

伊里河谷沃土千里,可牧可耕,西域诸国的粮食大多来自这里。且这个地方离我们的边境线很近,最适合在这里互市。

邻国给到的这个条件,让当时在欧洲战场上吃了败仗的沙皇陛下无法拒绝,随即抽调了五万精兵强将。

我们入境后,很快就

与邻国的贵族谈好了合作方式。

他们在明处与谈人质交易,为此特意带了五十万金币和一万多匹灌过疯马草的马。而我们这五万人走的是雪山的另一条路”

说到这里,他闭上了眼陷入回忆中。

小孙子听得很是认真,等了半晌还不见有后文,轻轻晃着祖父的手问:

“难道是你们的计划出了差错,被邻国给卖了?”

老兵回忆受阻,睁开眼,眼里竟然透出了丝丝惊惧:

“那倒没有,我们的计划很顺利。在约定的时间内,差点就走到了雪山的尽头,而契丹总兵所在的哈密城,就在山头以南的两百里处。”

“差点走到,就是还没有走到了。”

“是呀,根本没有机会走出山头。”

“祖父,你们被契丹人发现了踪迹?”

“是的!我还记得,那一晚格外冷,也格外的黑!五万人再是小心谨慎,脚步和马蹄还是有动静的!谁能想到,契丹人竟然藏在了雪山的山林里,并对我们动用了火器。”

“呀,那您这五万人刚好就撞在了他们的枪口上。”

“对!我们一时不察,都被人打懵了!但夜里根本看不清,他们是凭着我们的动静放枪的。后来,将军就让我们趴在地上隐蔽起来,时不时也给对方一个回击。”

“又是夜黑,又是山林,你们五万人怎么都能打个三天两夜的。只要等到天亮,说不定还能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