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贾敬为太子右中允,就是明证。
&esp;&esp;而荣国府应该一直忠于隆治帝,这样多线下注,才是长长久久之道。
&esp;&esp;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太上皇会因辽东之战后,为皇权稳泰,废黜太子。
&esp;&esp;“这里面除了父子相疑,皇权之争外,多半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天家秘辛,否则废黜一位太子,也是伤筋动骨、动摇国本的大事,而后面的隆治三十五年,二立太子,也是耐人寻味。”
&esp;&esp;贾母唏嘘感慨道:“那时神京的满朝文武,都和那位老千岁有着香火情,天家十几年如一日,都是一团和气,谁知风云突变,天家……”
&esp;&esp;贾珩默然了下,也不再询问,叹道:“我贾家能渡过那段动荡的朝局,多亏了国公爷掌舵。”
&esp;&esp;贾母在内宅,消息闭塞,也只了解得一鳞半爪。
&esp;&esp;不过知道这些,就已足够了,历朝历代的皇权更迭本来就是谜团重重,因为天家不会愿意将丑态百出的秘闻晒出来,也就……雍正实诚。
&esp;&esp;贾母闻言,轻轻笑了笑,道:“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豆子的事儿,一晃也二十多年过去了。”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圣上已御极十四载,往事随风,不好再提了。”
&esp;&esp;其实还有一个疑惑,当今天子在潜邸之时执掌刑部,手下似乎无兵无将,又是怎么顺利继位,最后还得到文官集团的拥护?
&esp;&esp;“太子和赵王坏事也坏得蹊跷,这里面应该还有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支撑了崇平帝继位,这个才是崇平帝如今坐稳位子的最大依仗,那么……是周王?还是曾为吴王的忠顺王?”
&esp;&esp;心底也是蒙上一层阴霾,太子、赵王也不过才去了十四年,如今这些人的后人、部将,会不会卷土重来?
&esp;&esp;四王八公之中,又有多少人与这些王爷牵扯在一起?
&esp;&esp;只觉得这其中千头万绪,迷雾重重。
&esp;&esp;第234章 劝探春
&esp;&esp;贾珩默然片刻,端起茶盅,一时想不通根底,索性也不再思忖。
&esp;&esp;有些时候信息不全,胡乱猜测,说不得就与真相南辕北辙。
&esp;&esp;贾母笑了笑,说道:“珩哥儿,老身在内宅,对外面的事儿有时候也只听个一星半点儿,未必有你们这些外间小一辈儿的爷们儿清楚,等有空,你和宝玉他老子还有凤丫头她公公在一起坐坐,凤丫头她公公……虽有些事情做的不大敞亮,但说来说去,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在外人眼中,荣宁二府都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所以,一家人还是得和和睦睦才是呐。”
&esp;&esp;一些别扭,她也看得清楚,一方面是族中子弟,一方面是她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视若寇仇,总不是什么好事。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老太太所言不错,两府的确是同气连枝。”
&esp;&esp;既是同气连枝,那贾赦这等祸根,以后就要寻机会铲除了。
&esp;&esp;贾母还以为贾珩听进去了,苍老面容上笑意不由愈是繁盛,说道:“我就说,珩哥儿向来是个识大体的,将来是个做大事的,珩哥儿,你也放心,有我在一日,绝不会容旁人算计你了去。”
&esp;&esp;探春粉唇翕动,一双英媚、清亮的明眸眨了眨,似要说些什么,但也不知这等情况下,她这样的小辈儿该不该说。
&esp;&esp;贾珩看了一眼探春,笑道:“三妹妹似乎有话要说?”
&esp;&esp;探春一张白腻的脸颊瞬间就有些羞红,说道:“珩哥哥,是我一些拙见,我们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应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esp;&esp;一番话说得贾母面色变幻了下,说道:“是了,三姑娘这话说得是这个理儿。”
&esp;&esp;暗道,无怪乎方才珩哥儿所言,探春是个见识不凡的。
&esp;&esp;贾珩笑了笑,拿起茶盅,却是抿了一口。
&esp;&esp;探春见着贾珩笑而不语,既是有些羞涩,也有些气沮,道:“珩哥哥,我这话可是有什么不对吗?”
&esp;&esp;迎着少女那一双明媚目光注视,贾珩笑了笑,说道:“这话也没什么不对,以三妹妹的年纪,能有这样的见识,却是不凡了呢,只是如果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这与自相残杀,还是两回事儿,儒家所言,齐家也好,治国也罢,无不如此,不能为了上下一团和气,就对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样只会病入膏肓,药石难救,平时,要防患未然,对那些不知检点的,还是要出出汗、红红脸、洗洗澡、治治病的。”
&esp;&esp;有的人走着走着就不齐了,这时候就要喊喊看齐。
&esp;&esp;贾母闻言,只觉似乎在说自己,却有红脸出汗之感。
&esp;&esp;探春也是垂眸思索着贾珩的话,说道:“珩哥哥说得是呢。”
&esp;&esp;贾珩轻声道:“你年岁还小,以后可以慢慢看,慢慢学。”
&esp;&esp;等再过二年,探春大一些,其实就可以帮着料理着西府的家务了。
&esp;&esp;探春轻轻点了点头,芳心涌起一股自己都说不出的甜蜜和欣喜,浅笑说道:“多谢珩哥哥。”
&esp;&esp;贾母笑道:“珩哥儿,你这个妹妹从小就是个爽利的,你多提点提点她才是。”
&esp;&esp;心头却是闪过一念,只是再好的女孩儿,将来都是要嫁出去呢。
&esp;&esp;贾珩道:“三妹妹聪颖过人,先前我还说,再历练历练,给我当个女佥书都足够了。”
&esp;&esp;贾母:“……”
&esp;&esp;却是没有想到贾珩对探春的评价如此之高。
&esp;&esp;探春眉眼弯弯,明眸闪了闪,说道:“珩哥哥过誉了。”
&esp;&esp;贾珩想了想,说道:“有空多往我府上走动走动,陪你嫂子说说话,也是可以的。你嫂子一天天在家也闷得慌,连个说话解闷儿的都没有。”
&esp;&esp;探春闻言,芳心一喜,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esp;&esp;因为二人的族兄妹关系,加之贾珩已经娶了秦可卿那般国色天香的媳妇儿,以及以往清冷方正的性子,贾母和鸳鸯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联想。
&esp;&esp;同族兄妹,内心要多肮脏,才能想到那一层?
&esp;&esp;好比凤姐和贾蓉、贾蔷,以及现在的贾珩过从甚密,但没一个人觉得凤姐会不守妇道,就是贾琏这种偷鸡摸狗惯了,疑心生暗鬼的人,都要说一声“我媳妇儿冰清玉洁!”